当前位置: 首 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理论学习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

发布时间:2024-01-05浏览次数: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定文化自信,在强根固魂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觉,从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方向,必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前行的热情和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也进一步彰显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底。我们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精神,用中国精神支撑中国实践,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涵养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秉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开放姿态、包容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向新征程,我们就是要秉持开放包容,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秉持开放包容就要坚持“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创新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破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求我们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秉持开放包容就要借鉴“优秀成果”。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积极进取、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特征的中国文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蓬勃生命力,也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和责任担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文明也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以兼收并蓄的态度,继续与世界其他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让中国思想、中国主张、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发展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发展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守正”就是要坚守真理、坚守正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实根基,蕴含着博大精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它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汇聚成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构筑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以“守正”为前提,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传承和延续,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

“创新”就是要勇于探索、开辟新境。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精神、提供深刻思想内涵,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内蕴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品格的同时,赋予其包含时代精神的思想内涵,以及富含现代科技元素的全新展现方式,不断探索文化实践的新路子、新模式、新方法,持续增强文化创造力,创作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中华文明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不断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山西科技学院院长)

赣景备2-4-3-2002185  版权所有 ©2004-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  电话:0798-8499000  邮政编码:33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