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党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和密码,充分彰显了我党的政治智慧、责任担当、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学深悟透《决议》精神,必须坚持正确党史观,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以矛盾分析法分清主流和支流,将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兼顾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的双重评价标准。
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不仅要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认识社会中的各种具体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和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认识和抓住了影响全局的主要问题,牵住了解决其他社会矛盾的牛鼻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党准确把握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取得了辉煌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作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为此,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将“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党领导人民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荡涤了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但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真理性判断,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明确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以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我们首先要秉持唯物史观,认识到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是我党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决策的历史。在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这是中共党史的成功密码,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的累累硕果。
二、以矛盾分析法分清党史的主流和支流
所谓主流,指的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支流,指的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党史的主要方面。
辉煌成就是中共党史的主流。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广大群众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了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党的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使得中国从四分五裂到高度统一、从一盘散沙到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中华民族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历史,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和人民的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上最恢弘的篇章。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党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着实现人人平等、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奋斗。在这一奋斗历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党曾走过一些弯路,有过一些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不是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党崇高的奋斗目标所造成,而是由于主观未能全面准确把握客观的局限性所致。这些弯路和失误,是滚滚向前的历史大潮中泛起的几朵走向不同的浪花,我们不否认它存在的客观性,但这些弯路和失误不是党史的主流。
相比于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在历史上的失误和弯路只能算作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的存在,确实在一定时段滞缓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但丝毫未影响我党的光辉和伟大。面对错误和失误,我党从来都是坦诚面对、富于自我批评精神的。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确保我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失误和弯路,是党史的支流。经过党的自我革命,这一支流最终以历史教训的面目出现,从而教育了党员,促使党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
三、坚持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的双重标准评价党史
评价是人们把握价值的观念活动。人们总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评判一定对象对自己和自己的群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社会主体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进而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都是基于价值评价结果进行的。一个组织或者决策,对于社会进步的价值性有多大,关键要依据两个标准进行评价,一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二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即人民利益标准。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它是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评价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团体和政党,都必须把生产力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共党史证明:我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激发活力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作为奋斗目标,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最高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和特权阶层的利益。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所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生活水平得以全方位改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维护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前提性、先决性条件,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依据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的双重标准来认识和评价党的发展史,必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富国强,才能继续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